当前位置: 立字我 >对联 >对联故事 >一联对了二十年

一联对了二十年

更新时间:2024-03-29 07:13:25
 "

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,以诗书画三绝而闻名,可谓大清朝的头号怪才。可谁能想得到,这位怪才却为了一副对联冥思苦想了整整二十年……

有一年,郑板桥去潍县金阳山上游玩。正值阳春三月,金阳山上春来山嫩鸟鸣歌,好一派生机盎然的秀美风光。郑板桥一路观赏美景一路赞叹,不知不觉走到一座寺庙前,他停住了脚步。原来,寺庙门口居然只挂着半副对联:寸土成寺,寺内有僧,僧人背柴哭问师,师曰:柴重!

郑板桥眉头一皱,他看得明白这个上联,是说佛家的一段典故。传说,有位小和尚从江西的石头禅师那里偷跑到湖南,想拜马祖禅师为师。马祖禅师指着一捆木柴问小和尚:石头禅师有这捆木柴重吗?小和尚张口结舌不知怎么回答,马祖禅师便把小和尚骂走了。小和尚跑回来,哭着向石头禅师道歉,并问马祖为什么要拿木柴与石头禅师相比。石头禅师哈哈大笑说:没想到你居然背着捆木柴走了上千里路途。哭什么哭,放下吧,木柴是不是很重啊?

为什么只有上联,不见下联呢?郑板桥正奇怪,一位僧人走了出来。郑板桥上前问:敢问高僧法号?僧人连忙施礼道:小僧法号净空。

郑板桥指着那半幅对联问:净空师傅,这副对联为何只有上联,下联呢?

净空哈哈笑道:此上联乃本寺方丈大师梦遇佛祖,醒后所写,却无法对出下联。方丈大师言道:既是佛祖所赐,日后必会有人对出,所以悬挂在寺庙门口。如今五年过去,依然无人对出。怎么,施主想试试?

郑板桥听完,撇着嘴笑了:天下居然有这样的奇事!在下不才,正想试试。

净空道:施主请自便。若一时无法对出,寺内备有禅房,可寄宿,但需施舍香火钱。说完走了。

郑板桥也不多言,在庙门口就对起了对联。不对不知道,一对吓一跳,郑板桥用心琢磨,可傻眼了。这个上联,开头就先来了个拆字谜,寸土加一起,是寺字,跟着就是佛家典故,这可难了。就这样一直到日落西山,郑板桥还没对出下联。这下,反而把郑板桥的好胜之心勾了起来,于是他寄住在寺内,一连半个月,依然没对出来,最后他蔫头耷脑地走出了寺门。

施主请留步。净空追了出来,方丈让小僧转告施主一句,日后重逢联自成’。

郑板桥惊愕地看着净空说:日后重逢联自成?方丈大师此话何解?

净空摇了摇头说:小僧仅是传话而已。请施主保重。说完施了个礼,回寺去了。郑板桥一头雾水地呆立了一会,才悻悻离开。
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一晃二十年过去了。如今的郑板桥已是名满神州,被派到潍县来当县令。

这天,郑板桥处理完公务后,微服来到那座山寺门口。抬眼望去,半幅对联依然悬挂在那里。郑板桥摇头苦笑了起来唉,这些年,我没事就琢磨,可仍对不出这对联。

郑板桥叹了口气,走入庙内,说来拜会方丈大师。有小僧将郑板桥引入方丈室。郑板桥一见方丈惊讶地说:净空师傅?怎么,如今你当上方丈了,还认得在下吗?

净空也吃了一惊,上下打量了郑板桥片刻,高兴地说道:原来是郑施主。二十年前,郑施主为对那副对联,曾在寺内住了半个月,小僧怎能忘记?

不提对联还好,一提对联,郑板桥不免尴尬了起来,说:正是。我今日来宝刹,就是想再看看这对联的,可曾有人对出?

净空摇了摇头说:未曾有人对出。记得当年先师曾让小僧转告施主,日后重逢联自成’。莫不是施主有妙对了?

郑板桥无可奈何地笑了,说:不瞒大师,这二十年来我时常在想,却还是对不出。唉,恐怕要等后来人了。

净空愣了一下,说:先师精通佛法、《易》学,阅人无数,言出必定有因,断然不会看错。施主不必着急,只是机缘未到罢了。

郑板桥有些丧气地笑了笑,话锋一转道:今日不知大师可有闲暇,能否陪在下一同游赏金阳山水,顺便叙叙旧。净空点头应允。

就这样,两人徐步走上山来,一边观赏山景一边闲谈。可走着走着郑板桥的眉头就皱了起来,终于忍不住叫了起来:记得二十年前,金阳山处处树木葱郁,鸟鸣水清,如今怎会破败至此呢?

净空听完,长叹一声说:施主有所不知。三年前来了位木材商人,在潍县城内收购木材,生意好得出奇。正是天下熙熙,惟利来往。没两年,又来了数位木材商,大肆收购木材,使得四周村民争先恐后上山伐树,故破败至此。

郑板桥大惊道:官府不曾管制吗?

净空苦笑了起来,说:管制?唉,也曾发下告示,曰:凡上山伐木者,需每月交十两伐木银,持伐木令牌’,方可伐树。还在必经路途中设下关卡,由官府派人检查。但哪承想,却招来了更大的麻烦……

为何?郑板桥连忙问,这不正是管制吗,怎么会招来了更大麻烦?

净空接着说:小僧起初也是如此以为。但没多久,关卡竟然变成了官府和当地豪强的摇钱树。官府设一道,豪强们设两道,共三道关卡。而伐木令牌仅为凭证。要过这三道关卡,还需额外再交进山银’。致使伐木者更加疯狂砍伐,才能有利可图。如今,连未成材的小树都不肯放过了。

什么?郑板桥听毕,顿时怒气填膺。不用再问了,官吏之所以放纵豪强,私自设卡盘剥,无非是收了豪强们的好处。这种状况必须立刻改变,不然用不了几年,好端端的金阳山就会成为一座荒山……

想到这里,郑板桥突然眼前一亮,莫名其妙地跳了起来,叫道:净空大师,那下联我对出来了!

净空惊奇地看着郑板桥说:什么,对出来了?

郑板桥大笑道:是。在寺内大师曾言道,我是机缘未到,才对不出来。如今机缘已至,所以便对了出来。咱们这就回寺,我去对对联。

就这样,两人回到寺内,郑板桥挥毫写道:双木为林,林中是官,官员照镜笑言鬼,鬼道:烟黑!

净空奇怪地看着郑板桥,不知这个对联是什么意思。郑板桥哈哈一笑,说了这个对联的出处,也是出自一个典故。

一位官员走夜路,在树林里遇到了已死去的同僚。官员胆子大,俩人就聊了起来。突然,鬼同僚指着林外说:那里定住着一位才华满腹、志向远大的读书人。官员问他何以见得,鬼同僚说:读书人肚子里的学问就跟镜子一样,到了晚上,便把平生所读的诗书反射出来。才气、志气越大,光芒就越高、越亮。你们凡人看不到,只有鬼神才能看到。官员心一动,说:咱俩是同科中榜,你看看我的光芒有多高、多亮?鬼同僚眨了眨眼,说:挺高,却一点不亮。官员忙问为何。鬼同僚说:我直说吧,你就是一个昏官,一肚子黑烟翻腾,高是挺高,可想放光,那不是笑话嘛!

郑板桥说完,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接着说:都怪本官失察,纵使这些豪强官吏胡作非为,我不是一肚子黑烟又是什么?

说到这儿,郑板桥从怀内掏出自己的印章交给净空道:大师,请命人持此印章,到官府所设的关卡前,令那里的一干人等立刻回县衙。寺内僧众暂守关卡,不得放任何人进山伐树。

净空看了印章,脱口叫道:施主莫非就是潍县县令郑燮郑大人?

郑板桥道:正是。请大师即刻照我说的去办,郑某这就回衙,命人前来接替僧众。

净空连忙点头应允。郑板桥则马不停蹄赶回县衙,先命两名亲信立刻赶赴金阳山关卡处替换僧人。转过天来,他便开始着手整肃县纪,废止伐木令,撤除豪强私设的关卡。又张贴告示,告知全县民众:封山育林两年。为防止此事再出,郑板桥还派专人常住寺内监管金阳山。

就这样,在郑板桥的强力管制下,金阳山终于恢复了秀美风光,郑板桥对对联的故事也就在当地流传了下来。

"
上一篇: 最长的对联 下一篇: 对联2015